21 10月 2025
by 愛月嫂

前言
季節交替對嬰幼兒的生理調節與日常照護影響頗大。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成熟,皮膚屏障也較薄,容易因天氣變化出現不適或乾燥。本文從四季角度整理實用照護要點,協助家長建立穩定、舒適且安全的日常流程,同時提醒疫苗與疾病預防的重點,讓爸媽能在家中就落實科學、可操作的照護策略。
重點內容
1) 室內環境與穿著:室內溫度維持22-24°C,濕度40-60%。冬季加濕、夏季降溫,避免風直吹寶寶。日常採層次穿著,外出時加戴帽子、手套,回家立即更換濕透衣物。2) 飲食與水分:0-6個月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,6個月後開始輔食,同時適度補充水分;夏季多分次、小口量,避免過度脫水,避免甜味果汁作為主飲。3) 皮膚護理:冬季易乾燥,潔膚與洗澡提醒用溫和配方,洗澡後3分鐘內擦保濕霜;夏季防曬以遮陽與衣物為主,6個月以上可選用低刺激防曬。4) 疫苗與日常保健:依照疫苗表定期接種,季節性疫苗視個別情況諮詢兒科醫師;外出後強化手部衛生與飲食衛生,降低感染風險。5) 季節性疾病警示:冬季警戒上呼吸道感染與流感,夏季留意腹瀉與脫水;出現發燒、拒奶、嗜睡、呼吸困難等時及時就醫。6) 安全睡眠與日常安全:符合嬰兒睡眠安全規範,避免過熱、禁用鬆散被褥與枕頭,使用合適的睡袋與硬床墊,確保寶寶仰睡。以上要點可配合季節性週誌,逐步落實於每日照護中。
結論
季節照護的核心在於穩定的日常與預先規劃。家庭可建立室內環境與穿著的基本檢查表、季節性飲食與水分安排、以及疫苗與就醫提醒清單,讓照護不再依賴猜測。只要把握溫度、濕度、皮膚與睡眠三件事,加上適度的疫苗與衛生習慣,便能讓寶寶在四季變換中維持舒適與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