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 7月 2025
by 愛月嫂

前言
許多家長在寶寶發燒時容易緊張,不知該如何判斷及處理。輕微發燒(37.5℃至38.5℃)在嬰幼兒中相當常見,常是身體對感染的自然反應。本文將針對0-6歲寶寶的輕微發燒提供實用的居家照護建議,以及提醒家長何時需要帶寶寶就醫,助您從容應對,保障孩子健康。
重點內容
1. 觀察發燒狀況及其他症狀:測量體溫是第一步,但更重要的是觀察寶寶精神狀況、進食情況及排尿是否正常。若寶寶活力正常,沒有拒喝奶、嘔吐或嚴重嗜睡,通常可先居家觀察。
2. 居家舒適與體溫調節:保持室內通風,避免過熱,穿著輕便衣物。可用溫水海綿擦身幫助降溫,但避免使用冷敷或酒精擦拭,避免刺激皮膚或引起不適。
3. 補充充分水分:發燒時容易流失水分,家長應注意多提供奶水或水分,避免寶寶脫水。
4. 使用退燒藥物時機:若體溫超過38.5℃且寶寶感到明顯不適,可依醫囑使用適齡退燒藥。切勿自行過量給藥,且避免長期依賴。
5. 何時需要就醫:寶寶若出現持續高燒(超過39℃)、反覆嘔吐、嚴重嗜睡、抽搐、皮膚出現紫斑或無尿便情況,應立即就醫。另若3個月以下寶寶發燒,應盡速就醫。
透過以上步驟,家長能有效判斷與處理嬰幼兒輕微發燒,降低焦慮感。
結論
輕微發燒是寶寶常見且多為良性現象,但細心觀察及適當居家照護不可忽視,確保孩子安全舒適。掌握何時就醫的指標可避免病況惡化。作為家長,理解並準備好應對方法,能在孩子生病時更從容,增進親子間的信任與照護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