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 11月 2025
by 愛月嫂
前言
{婴幼兒的免疫力尚未完全成熟,日常的疾病預防成為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。身為新生兒醫師,我常被家長詢問如何在家中落實既實際又有效的預防措施。本文整理一份實用清單,聚焦疫苗、日常衛生與發熱處理,幫助您建立穩定的照護流程,降低感染風險,同時知道何時該就醫。}
重點內容
{疫苗是最強的保護力。依所在地區的疫苗規劃按時接種,並定期檢視接種紀錄。常見副作用多為局部疼痛、紅腫、短暫低熱,通常在1-2日內自行緩解;如出現高燒、持續不安、持續嘔吐或疹子,請諮詢小兒科。日常保健與衛生極為關鍵:照護者與寶寶在接觸前後須洗手,至少20秒,並保持家中用品清潔,避免共用餐具。鼻腔護理以生理鹽水清潔配合吸鼻器為宜,餵養後注意口腔與器具清潔。母乳為首選,如使用奶粉,依包裝指示混調與妥善儲存,避免長時間放置。睡眠方面,寶寶仰臥睡、避免鬆散被褥與枕頭,室內通風、適中濕度有助減少呼吸道疾病風險。發燒處理要因人而異,若38°C以上、精神差、拒奶、呼吸困難或出現皮疹,應立即就醫;家長可在就醫前先按醫師指示使用適齡退燒藥,切勿自行使用阿司匹林或成人藥物。建立固定的接種與常規清潔習慣,是長期預防的有力工具。}
結論
{疾病預防不是一時的行動,而是日常的生活方式。透過按時接種疫苗、嚴守良好衛生、留意發熱與警戒就醫時機,您可以為寶寶打造更安全的成長環境。與專業醫師保持溝通,逐步建立屬於自己家庭的護理節奏,讓爸媽與寶寶都更安心。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