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 11月 2025
by 愛月嫂
前言
{秋冬季節,氣溫下降、空氣更乾,寶寶的皮膚與免疫系統都較敏感。身為新生兒科醫師,我整理出五大實用要點,從居家環境、護膚、喂養到就醫時機,讓家長在家就能有效照護寶寶,減少季節性困擾。照護的核心在於穩定日常、以孩子的感受為先、逐步調整,避免同時改變太多因素。
重點內容
{1) 室內溫濕度與穿著:建議室內溫度維持20–22°C,濕度40–60%。外出時依溫度選擇透氣、棉質衣物,睡眠時避免過緊的頭套或太厚的被覆,避免過度覆蓋。{2) 皮膚保養:洗澡水溫以37–38°C為宜,建議每日或 every other day 洗澡,洗後立即使用無香料、溫和的嬰兒保濕霜;手部、臉部等乾燥部位可輕拍塗抹,避免過度摩擦;如出現紅腫、龜裂或濕疹,請諮詢專業意見。{3) 飲食與水分:母乳寶寶以需求為主,奶水提供水分與熱量;固體食物開始時,選擇易咀嚼、溫熱、營養均衡的食物,避免過甜、過鹹,注意進食與尿布濕疹等信號。{4) 疾病預防與就醫時機:按疫苗表接種,勤洗手、避免高密度人群長時間停留。出現發燒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持續拒奶或嗜睡等情況,需及時評估;嬰兒若小於3個月出現任何發燒,建議立即就醫。{5) 安全與睡眠:睡眠環境安穩、空氣流通,避免過熱和過度覆蓋,寶寶仰躺於平坦床面,使用合規的嬰兒床具與床墊。
結論
{秋冬照護的核心在於維持穩定的居家環境、適當護膚與均衡飲食,同時留意身體信號與就醫時機。遇到不適時,先以保暖、保濕與水分補充為基礎;若症狀持續或出現危險信號,請諮詢專業醫師。透過一致的照護與父母情緒的穩定,寶寶能更安心地度過季節變化,成長也會更加順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