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親子共讀習慣:讓閱讀成為孩子最佳成長伙伴|愛月嫂(iaunty.com)

打造親子共讀習慣:讓閱讀成為孩子最佳成長伙伴

前言

親愛的家長們,您是否曾希望孩子能主動拿起書本,並且喜愛閱讀?在數位科技興起的現代,孩子們接觸屏幕的時間遠多於紙本書,但實際上,親子共讀不僅能增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,更是促進語言發展、認知能力及情緒管理的重要關鍵。本文將以專業且貼心的角度,分享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,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,並建立持續的親子共讀習慣。

重點內容

一、親子共讀的多重好處
親子共讀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量,還能提升注意力與理解力。透過家長的語調變化和故事互動,孩子學會分辨情緒和表達感受,有助於情緒管理。而且,閱讀時親子間的眼神交流和肢體接觸,有利於親密關係的建立,讓孩子感受到安全與被支持。

二、如何開始親子共讀習慣?
1. 選擇適齡且吸引孩子的書籍:根據孩子年齡挑選色彩鮮明、圖文並茂的圖畫書,考慮孩子興趣主題,增添閱讀趣味。
2. 固定共讀時間:例如每天晚餐後或睡前10到15分鐘,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造成壓力。
3. 創造舒適閱讀環境:選擇安靜、光線充足的角落,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是愉快的活動。
4. 用生動語調與提問互動:講故事時使用不同聲音,並詢問孩子對故事內容的想法,激發思考與參與感。
5. 鼓勵孩子主動選書與講故事:讓孩子有主導感,培養閱讀的自主性。

三、如何克服親子共讀的困難?
許多家長會遇到孩子注意力短暫或表現出抗拒。此時可採用短時間多次共讀的方法,或以孩子喜好為導向,在生活中融入故事主題,好比在公園尋找故事中的動物。保持耐心與正向肯定,慢慢建立閱讀的正面經驗。

四、科技與共讀的平衡
適當利用親子共讀的電子書或有聲書作為輔助,可增加多元刺激,但仍以親子互動為主軸。避免讓電子產品取代親自說故事帶來的溫度與親密感。

五、鼓勵全家一起參與
讓家中其他成員也加入共讀活動,例如兄姐、爺奶一起讀故事,不僅增加家庭凝聚力,也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多重樂趣與支持。

結論

親子共讀是親子關係中不可多得的甜蜜時光,也是孩子語言、認知與情緒成長的重要種子。只要家長願意從小培養,並以耐心和創意持續經營,閱讀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好夥伴。在這個充滿挑戰與變化的育兒旅程中,親子共讀是最溫暖又有力的支持,讓我們一起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故事與智慧的美好未來。